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稳定向好,但围绕食品安全的各类谣言时有发生,引发公众“舌尖上的焦虑”,也对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近日,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了解到,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谣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及时组织辟谣,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
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
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准确、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挤压谣言流传的空间。
通知明确,谣言涉及的当事企业是辟谣的第一责任主体。
对谣言明确指向具体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责成相关企业发声澄清。指向多个企业或者没有具体指向的,要组织研判,采取措施制止谣言传播,并采取适当方式澄清真相。
要加强食品谣言的规律、特点分析,建立谣言案例库,对类似谣言、季节性谣言,提高识别、判定的工作效率。
互联网是食品谣言的“重灾区”,各种“网络检测”“现场实验”也往往让公众难辨真假。
通知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不得发布、转载不具备我国法定资质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以及据此开展的各类评价、测评等信息。
一旦发现违法违规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应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告。
通知还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接到食品安全谣言报案后,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惩处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
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调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比如以下的例子,一经发现,就会被查处哦!
早前,自称“永康侬”大叔的网友在网络声称:肉松是棉花做的!该谣言在朋友圈、微信群中流传开来,造成了市民恐慌,影响非常恶劣。
其实,网络上此类谣言并不少见。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轻轻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
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放入口中是嚼不烂的。嚼不烂的!嚼不烂 的!嚼不烂!
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
最近,微信上又在流传一个可怕的消息,称翠绿色海带是用色素染的,一烫就会变色。
不光是菜市场里买的海带,就连饭店里的凉拌海带丝、涮火锅、炖排骨的海带等等,好像都是绿色的。
难道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海带都是被染过的吗?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公众广泛讨论。
听到这个消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食品安全博士钟凯教授第一时间发布了科普文章《翠绿色的海带是染色吗?海带一烫就变色?》。
同时,媒体及食药监部门立即转发澄清谣言,阻断谣言传播,让“染色海带”谣言不攻自破。
Copyright (C) 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