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食安政策要注重操作性和执行力
食品安全历来是两会关注的重点之一,针对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姚鹃向两会提交了4份建议。她认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新月异,国家相关的规范也应与时俱进,当出现新的社会事件时,监管应当及时跟上,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不因为“无法”监管而受到侵害。同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国际惯例,让政策更具操作性与执行力。
加强现制现售生鲜乳品管理
针对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出现的“鲜奶吧”等新的乳品消费模式,姚鹃认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监管漏洞和消费者并不清楚的风险,例如生奶质量无法监控,成品质量无法保障,产品流通管理混乱等。为此,她建议加大现制现售生鲜乳制品的监管力度。
一、进一步完善现制现售生鲜乳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生产卫生规范标准,从原料控制、硬件配备、人员资质等方面细化要求。现制现售乳制品不同于普通的食品,需要制定专门的卫生规范标准和监管制度,理清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出台更加明晰的监管办法加强监管。
二、将“鲜奶吧”纳入重点监管对象,除了对设备设施、功能布局、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情况外,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生鲜乳品成品的检验检测,除督促经营单位自查自检制度落实外,食药监管部门还应加大日常抽查力度,强化县市级监管部门对业态的监管执法力度,增加省级监督抽检,并纳入国家风险监测计划。
三、加强奶源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重点检查经营单位是否从合法生鲜乳收购站购进原料,严防不合格生鲜乳通过“鲜奶吧”流入市场。加工所用生鲜乳须从依法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生鲜乳收购站购进,并索取供货方的经营资格证明和所购批次生鲜乳的合格检验报告单。对没有检验报告的生鲜乳原料,“鲜奶吧”应该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或委托检验,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生鲜乳不得用作加工原料等。
强化海外代购保健食品监管
姚鹃表示,目前,海外代购、海淘、微商等各种形式销售海外保健品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但这些海外代购保健食品没有经过任何的监管就直接到了我国消费者的手中后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可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首先,很多代购产品的配方和管理方式不符合我国法规,也未经我国的安全性评估和审批,部分代购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按照国内法规是滥用药品,属于非法产品。其次,海外代购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现象严重,加上脱离监管,假冒伪劣频发,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此外还存在非法入境、偷税漏税等问题。为此她认为,“海外代购保健品”的现象亟待规范整顿:
一、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禁止海外邮寄未经注册和备案的保健品,或者限制一定数量,减少风险;
二、出台微信营销监管的法律法规,禁止在朋友圈发布未经注册和备案的保健品广告及销售;
三、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宣传,让消费者明白海外代购和通过微商购买保健食品的风险和危害,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合法的保健食品;四、食药监部门、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及时对大众发布国外保健品违规和风险预警信息。
规范执行国家盐业管理政策
国务院2016年4月22日正式发布了关于盐业体制改革的文件,从2017年1月1日起,盐业企业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跨省跨区域销售食盐。但在市场上,一些地方仍然有食盐跨省销售被扣的问题,部分地方盐务局设置新的行政壁垒,阻碍外地合法资质的盐企直接进入当地市场。姚鹃建议应尽快规范执行国家盐业管理政策。
一、尽快出台合乎国家政策的地方条例和法规,与国家法规保持连贯性并具备可操作性。地方条例和法规未出台之前,符合资质条件的盐企可以按照工信部的相关规定跨区域开展食盐销售,地方盐务局应积极帮助和服务有关生产批发企业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食品安全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有了这么多的建议和提案,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定能有更清晰的方向、更精准的路线。
来源:中国安全食品网时间:2017-03-13